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宏润建设集团?副总经理邵奎荣在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组织的“企业家座谈会”上做了精彩的经验分享,介绍了企业抓住市场的几个关键期。以下为中国市政工程网独家整理的发言实录:
浙江宏润建设集团副总经理邵奎荣
宏润建设集团主营业务分三大板块:一是道路、桥梁建设。这一块占大概占产值30%左右;二是,土建房建。我们本来是从房建起家的,这一块一直没有丢,也占到产值30%左右;三是,轨道交通。轨道交通现在发展比较快,大概占40%左右,一年产值40亿。
我们的总部在上海,但老家是宁波的,我们其实属于浙江企业。
对我们来说,完全是“自己找饭吃”,要是不努力就要被饿死,只有靠苦干、靠质量赢得市场!目前,在上海的轨道交通10%左右是我们建的,上海轨道交通的400多公里,其中我们承接了50至60公里地铁建设。此外,我们在十几个城市有轨道交通项目,西安、青岛、武汉、苏州、无锡、杭州、宁波、南昌、南京,最近我们承接了广东的地铁建设,我们的发展步伐在逐渐加快。
我们如何发展起来?总结起来有很关键的一方面:“以市场为导向,以市场需求取胜。”
我们原来是很小的搞土建、房建的企业,八十年代初到了上海,正值上海建筑开放的机会,浙江进来大概150多个企业,大概只有两三个搞市政的,一个是腾达公司,另一个是绍兴市政,其他都是搞土建和搞一般的工程建筑。
董事长郑宏舫考察了市场,思考过后决定先瞄准市政。市政虽然比较简单,进入门槛比较低,但在当时上海这样的市场,发展前途还是很好的,我们达成共识以后,很快成立了“市政工程建设公司”。
1994年改制以后,就开始发展道路、桥梁。在上海比较大的桥,基本都是我们宏润集团承建的,高架、内环线、延安路高架……我们都参与了,当然,一开始只是帮帮忙。当时我们企业比较小,但是能够打硬仗!所以原来的建委王主任、吴局长要完成比较棘手任务时候,就叫我们去做,这就给了我们机会!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,慢慢地我们的信誉度就在上海树立了。
因为进入市政的门槛比较低,渐渐地市政队伍就比较多了,董事长郑宏舫就感觉到,现在市政的项目比较小,竞争市场越来越激烈,我们应该转型了。
郑董去国外转了转,发现全世界都有地铁,可中国的地铁建设还没有兴起(当时只有北京和上海有地铁),他看准今后地铁工程肯定是大有前途的!
那个时候,建地铁难度非常大。因为进一台盾构设备都要一千多万,企业比较小,要买几台盾构,资金就会出现问题。但是郑宏舫董事长看定了这个市场,尽管很多董事反对,他还是克服困难一定要搞轨道交通!
轨道交通资质拿不到怎么办?我们就动脑筋跟别人合作,第一个项目是和上海隧道公司合作完成的。我们联合投标了上海8号线搞的两个车站,中标了以后,就跟他们商量,“这个项目给我们做吧,我们交一些管理费之外,由你们来指导我们建设。”由于我们一直在隧道公司手下搞分包,信誉度比较高,所以我们得到了他们的支持,做了在上海的第一个轨道交通。
我们有了资质以后,就和青岛市政、太原市政等外阜市政集团联合投标,大家取长补短,然后就有了第二个标,第三个标……我们现在在12个城市都有工程,拥有21台盾构机。
另外,我们原来一直做市政的道路,桥梁由于没有资质就一直没有做。一直想要做大桥,但都进不去。在上海,建委王主任说“桥不能动,不可以做”。于是我们就去兰州,做了兰州一个大桥的BT项目。搞BT以后,兰州市委领导非常重视了,给了我们很多支持。
总之,发展企业就要时刻观察市场动向!市场需要怎么去做,我们就要触类旁通、全力以赴地尽力去做。人家不进去的市场,我们进去了;人家进去了,我们就少做一点,或者我做得更好一点;人家做得逐渐成熟了,我们就换一个新领域!